网站地图  
   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发布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距离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还有 天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二)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二)
财预字[1997]286号

    第二章  一般原则

  第十条、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各项收支情况和结果。

  第十一条、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适应预算管理和有关方面了解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及收支情况的需要,并有利于事业单位加强内部经营管理。

  第十二条、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

  同类单位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第十三条、会计处理方法应前后各期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如确有必要变更,应将变更的情况、原因和对单位财务收支情况及结果的影响在会计报告中说明。

  第十四条、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第十五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第十六条、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

  第十七条、有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经营支出与相关的收入应当配比。

  第十八条、对于国家指定用途的资金,应当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单独核算反映。

  第十九条、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

  除国家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自行调整其帐面价值。

  第二十条、会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及结果。

  对于重要的业务事项,应当单独反映。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dyj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