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教学安排
  ⊙→授课教师
  Tel:82330119 / 118
    400-810-2468

 

阅读新闻      办学理念:以学员为核心,一切服务皆为学员! [字体: ]
2009年注会考试新制度《会计》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甲公司所持乙公司股票20×81231日的账面价值=18×10180(万元)

2.【答案】C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甲公司20×9年度因投资乙公司股票确认的投资收益=4+157.5102)=59.5(万元)

3.【答案】B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甲公司购入乙公司债券的入账价值=1050+121062(万元)

4.【答案】B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债券至到期累计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2×100×5×2+12×1001062)=258(万元)

注意:12×1001062138,为初始购入时计入利息调整的金额,根据期末计提利息的分录:

借: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投资收益

可以得知,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两年确认的应收利息金额+初始购入时确认的利息调整金额(持有至到期时利息调整的金额摊销完毕),故本题无需自己计算实际利率。

5.【答案】D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管理费用=10+40+300=350(万元)

6.【答案】C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甲公司20×8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额=120-10-40-300+60+100=-70(万元)

7.【答案】D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因为担保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因此预计负债不产生暂时性差异,选项A不正确;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产生的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选项BC不正确。

8.【答案】B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递延所得税费用=60-140×25%=-2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减值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40×25%,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对应递延所得税负债60×2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对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的是资本公积,不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

9.【答案】C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甲公司的核算如下

借:固定资产 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 28

    银行存款 1.25

10.【答案】A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持有股票的目的是获取差价,应该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选项B不正确;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价值应该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选项C不正确;换出设备需要按照公允价值确认收入,按账面价值结转成本,选项D的说法不正确。

11.【答案】A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中,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应该按照授予日的公允价值确定。

12.【答案】C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回购股票,借:库存股 2000

  贷:银行存款 2000

三年中每年末,

借:管理费用 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800

行权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00

  贷:库存股 2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400

13.【答案】B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的时点应该是董事会批准相关的议案时。

14.【答案】C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因出售办公楼而应确认损益的金额=2800-2640+[2400-3200-2100]=1460(万元),具体的核算如下:

自用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时,

借:投资性房地产 24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1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00

对外出售时,

借:其他业务成本 2640

  贷:投资性房地产 2640

借:银行存款 28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8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3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13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402640-2400

  贷:其他业务成本 240(此分录属于损益一增一减,整体看不影响处置损益,因此不需要考虑)

15.【答案】B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借款费用核算的范围包括借款利息、溢价或折价摊销、外币借款汇兑差额和借款辅助费用。发行股票的费用不属于借款费用,选项B不正确。

16.【答案】B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资本化的借款费用=2919.75×6%-50=125.19(万元)

本题的实际利率为6%,因为:

3000×5%×(P/A,6,3)+3000×(P/S,6,3)=600×2.6730+3000×0.8396=1919.75

17.【答案】A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设备的入账价值=120+0.6+0.8+6=127.4(万元)。

18.【答案】A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20×9年应计提折旧=127.4/10×6/12=6.37(万元)。

19.【答案】B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减少未分配利润的金额=2000-200×1-10%=1620(万元)。

20.【答案】A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收入的金额不扣除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因此选项BCD的说法不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D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选项C,住宅小区所在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取得时,即使过了好几个月再对土地进行开发,土地使用权的价值也应计入开发成本;选项E,因办公楼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故不能在出租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2.【答案】ABD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选项C,存货的计量金额还应包括土地使用权的价值;选项E,因办公楼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尚未转入投资性房地产,故期末不存在投资性房地产的列示问题。

3.【答案】AB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选项C,在20×8年末董事会做出决议之前,应该作为无形资产摊销,因此20×8年末土地使用权不应按照1200万元计量;选项D,住宅小区开始建造时,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应转入开发成本,不再摊销;选项E,商业设施所在地块土地使用权的摊销额不计入商业设施的建造成本。

4.【答案】ABE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C选项,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与报酬已转移,C产品不再属于甲公司的资产;D选项,不是甲公司的资产,甲公司只需备查登记。

5.【答案】ABDE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选项B正确,A材料是不可替代使用的存货,应该用个别计价法;C选项不正确,生产过程中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6.【答案】ABDE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选项B正确,A材料是不可替代使用的存货,应该用个别计价法;C选项不正确,生产过程中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制造费用,应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

7.【答案】ABCDE

8.【答案】ABCE

科教园注会答案解析20×7年的完工进度=45000/45 000+45 000=50%

20×7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82 000*50%=41 000(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营业成本=90 000*50%=45 000(万元)

20×7年应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90 000-82 000*50%=4 000(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营业收入=82 400-41 000=41 400(万元)

20×8年应确认的营业成本=89 000250×100%-45 0004 000=39 750(万元)

9.【答案】ABE

10.【答案】ABCDE

三、计算分析题

1.【答案】

1)甲公司有关的直接支出有:

因辞退员工将支付补偿款800万元;

因撤销厂房租赁合同将支付违约金25万元;

因重组义务确认的预计负债=25(万元)。

【依据】2009年教材P33113-1与重组有关支出的判断表。

本题目中发生的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3万元、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1万元、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的广告费2500万元、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150万元均不包括在重组有关的支出中。

2)因重组计划而减少的20×8年度利润总额的金额=800+25+3+1+2500+150=3479(万元)

与重组义务有关的直接支出:

借:营业外支出 25

贷:预计负债  25

借:管理费用  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800

其他支出:

因将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等转移至仓库将发生运输费3万元

借:管理费用3

  贷:银行存款3

因对留用员工进行培训将发生支出1万元

借:管理费用1

  贷:银行存款1

因推广新款B产品将发生的广告费2500万元

借:销售费用2500

  贷:银行存款2500

因处置用于C产品生产的固定资产将发生减值损失15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5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50

3)资料(2)需要确认预计负债,预计负债的最佳估计数=450+550/2=500(万元)

借:营业外支出500

  贷:预计负债500

资料(3)不需要确认预计负债,因其不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在被担保方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下需要承担连带责任,但本题目中的被担保对象丙公司并未出现无法履行合同的情况,因此担保企业未因担保义务承担潜在风险,所以不需要做确认预计负债的账务处理。

【提示】若本题目条件改为丙公司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下,甲公司需要估计风险的可能性,根据情况来判断确认预计负债的金额。

2.【答案】

1)使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计算货轮未来5年每年的现金流量。

第一年的现金流量=500×20%+400×60%+200×20%=380(万美元)

第二年的现金流量=480×20%+360×60%+150×20%=342(万美元)

第三年的现金流量=450×20%+350×60%+120×20%=324(万美元)

第四年的现金流量=480×20%+380×60%+150×20%=354(万美元)

第五年的现金流量=480×20%+400×60%+180×20%=372(万美元)

2)计算货轮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并确定其可收回金额。

按照记账本位币表示的未来5年现金流量的现值=380×6.85×0.8929342×6.85×0.7972324×6.85×0.7118354×6.85×0.6355372×6.85×0.56748 758.46(万元)。

由于无法可靠估计货轮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所以其可收回金额就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8 758.46万元。

3)计算货轮应计提的减值准备,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货轮的账面价值是10 925万元,可回收金额是8 758.46万元,所以应该计提的减值金额是:

10 9258 758.462 166.54 (万元),分录是:

借:资产减值损失 2 166.54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 166.54

4)计算货轮20×9年应计提的折旧,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因为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货轮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零,所以净残值可以判断为零,20×9年应计提的折旧是:8 758.46/51 751.69(万元),分录是: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751.69

  贷:累计折旧   1 751.69

3.【答案】

120×6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20×6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000(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36000/820000.44(元/股);

20×6年调整增加的普通股股数=(1230012300×6/10×7/122 870 (万股)

稀释每股收益=36000/82000+2 870)= 0.42(元/股)

220×7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20×7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000+12300×7/1289 175(万股)

基本每股收益=54000/891750.61(元/股)

由于期末不存在其他稀释性因素,所以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0.61(元/股)

320×8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20×8年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000+12300×1.2113 160(万股)

20×8年基本每股收益=40000/113 1600.35(元/股)

稀释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0.35(元/股)

20×7年度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2000×1.2+12300×1.2×7/12107 010(万股)

20×7年度基本每股收益=54000/107 010=0.50(元/股)

20×7年度稀释每股收益=54000/107 010=0.50(元/股)

4.【答案】

1)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应该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因为管理层拟持有该债券至到期

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债券时的账务处理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100) 10 000

  贷:银行存款 9 590.1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09.88

2)本题需要重新计算实际利率,计算过程如下:

600*P/A,r,5+ 10 000*P/S,r5=9590.12

利率   现值

6%   10 000.44

r   9590.12

7%  9590.12

根据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r=7%

甲公司20×8年度因持有乙公司债券应确认的收益= 9 590.12*7%= 671.31(万元)

相关的会计分录应该是:

借:应收利息 (10 000*6%) 6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1.31

  贷:投资收益 671.31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应收利息 600

320×812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400*P/A,7%,4+10 000*P/S,7%,4=400*3.3872 + 10 000*0.7629=8 983.88(万元) ,此时的摊余成本是9 590.12+71.31=9 661.43(万元)

因为9 661.43>8 983.88 ,所以发生了减值,计提的减值准备的金额=9 661.43-8 983.88 =677.55(万元),账务处理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677.5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677.55

4)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时应该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为持有丙公司限售股权且对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应当按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规定,将该限售股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关的会计分录应该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012*100-8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0

5)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时应该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因为管理层拟随时出售丁公司股票

甲公司20×8年度因持有丁公司股票应确认的损益=920-200*0.6/10- 4.2*200= 68(万元)。

四、综合题

【答案】

1)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交易的企业合并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因为A公司直接和间接拥有48%的股权,只能派出6B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没有超过2/3,所以不能控制B公司,因此也就不能通过间接控制D公司进而控制甲公司,因此甲公司和C公司不属于同一企业集团。

取得C公司60%股权时形成的商誉=5.2×800+376012000×60%=720(万元)。

2)因为甲公司取得C公司60%的股权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所以初始投资成本为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5.2×800+37607 920(万元)。会计分录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7920

  累计摊销   600

  贷:无形资产  2000

    股本   8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3360

    营业外收入――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 2360

3)甲公司购买C公司股权20%是不形成企业合并的,因为之前取得60C公司的股权已经形成了企业合并,所以这里再次购入C公司股权20%的话,是购买少数股东权益。

  甲公司取得C公司20%股权的成本是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3600(万元)。所以账务处理是:

借:长期股权投资 3600

  贷:银行存款  3600

4)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为基础,计算C公司自甲公司取得其60%股权时起至20×81231日期间的净利润=1300-(80006000/10/2-(3500-1500/5/21000(万元)

5)以甲公司取得C公司60%股权时确定的C公司资产、负债为基础,计算C公司自甲公司20×911日起至20×9630日期间的净利润=1000-(80006000/10/2-(3500-1500/5/2700(万元)

6C公司资产、负债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金额=12000+1300+1000-(80006000/10-(3500-1500/513 700(万元)

所以调整分录中时由于购买少数股东权益调减的资本公积金额=360013700×20%=860(万元);

所以20×9年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本公积金额=1200086011 140(万元);

盈余公积的金额=3000(万元)

未分配利润=5200+1000+700×90%=6 730(万元)。

 

日期:2009-09-22 来源:

作者:hu ai zhen

阅读:
录入:aizhen

评论 】 【推荐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