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生态与科学发展观 |
|
不可否认,近年来会计行业、会计人得到了大众、政府部门的更多关注和重视,会计人的地位得到了或多或少的提高。但如下所所述的会计生态恶化的情形恐怕也是为会计人所周知。以企业会计人员为视角,对“会计生态”进行素描,可以归结为四句话:“难见经理的笑,焦虑没完没了的考,应付林林总总的审,看惯政策与理论界的跑。”虽有些调侃,却是一种实态。 现代中国企业的环境是复杂且紧张的,这其中充斥着转轨时期人们的浮躁与焦虑心理,并互为作用。西方诸多管理名词在引进的过程中,被掺杂入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另类部分后,便具有了短期内的中国特色。如有企业倡导“军队管理”,将员工视为企业机器;提出“矛盾管理”,真正目的是通过“掺沙子”以实现对自身权利的维护;盛行“压力传递”,释放着“我不好过,也不让你好过”的情绪;更有“不换思想就换人”、“做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的口头禅,实则是管理者的极度武断与自负。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性质与特殊位置,往往成为以上这种企业环境中的焦点与浪尖。这环境中,笑或者真心的笑实是不多。 在目前这种特殊的企业环境中,对会计人员而言,考试是心存希望、努力改善自身生存状况的一种现实选择。中国会计视野网站正在进行一项“各类会计考试大比拼”的调查(http://vote.esnai.com/),其中列示了24种与会计相关的各种资格考试,而每种资格的考试又有若干门考试科目。面对这浩如烟海的考试与相关科目,在工作单位与家的往返中,在现实与理想的彷徨中,焦虑是一种必然。 当监管成为中国经济中的关键词时,审计工作就会大大被加强,且更多地表现在量上。目前企业面对的审计林林种种,如年报审计、内部审计、上级单位审计、所得税审计,税局检查、清产核资审计等等。前些日子,某地区更提出“逢离必审”的措施。对于审计,质与量之间有一种辩证关系,质好则量少,反之亦然;质需要踏实努力以慢慢提高,量则时间短见效快。于是,量似乎成为审计工作加强的现实选择。对于会计人员,面对越来越多的审计,由认真细致地对待慢慢演化为应付了事,也是自然,更是无奈。 会计生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各类会计工作相关规范的变更、重叠甚至冲突。处在变革的时代,每年都有诸多会计、审计、税务、财政、工商等法规、准则、细则都在新立、废止、修订……。这些规则都需要会计人在工作中遵守,因此每次变革都需要会计人去学习、培训、消化、传达、执行。这对面临高度的工作压力、处于并非宽松的执业环境中,会计人因为这些日趋严格和繁杂的规则而更觉得难以面对。笔者认为,有关政府部门在制定新的规则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注意到如下几个问题呢?一是规范制定与理论研究中,是否考虑或充分考虑了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实情?二是准则与制度并行,是方便多一些,还是培训学习量与引起的混乱多一些?三是对于会计规范,广大会计实务工作者真正掌握的有多少?在国际会计趋同的压力下,会计政策与理论界在跑,广大会计人也得跟着跑;前者跑时宜回头看看,别落下后者太远。 会计生态恶化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若从会计理论与政策方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源自目前中国会计理论研究主导思想与会计政策制定指导原则方面的“技术导向”。 笔者以为:以思想内核划分,中国会计历史发展可粗略地概括为四个阶段:一是自然自发阶段,会计融于经济各主体活动当中,政策与理论界是“无为而治”的,如几千年中的中国传统会计演进;二是裂变阶段,是指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十年中,处于分割中,断裂中,这阶段是不很成体系的;三是体制至上阶段,指改革开放前计划经济时代与仿苏时期;四是技术导向阶段,就是会计改革至今的时期。笔者以为,目前中国会计规范制定与会计理论研究都是以技术为主导的,而技术源头来自西方。把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规范经过不同程度的中国化描述改造、移植,然后放之中国四海,这似乎并不能很快被国内广大会计人所接受,甚至会被执行中进行各种改造变异,丢失了条文原本的宗旨。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与时俱进的。就会计思考而言,在探求其普适性特点的基础上,宜进行自觉自发的反思。应该说,科学发展观之于会计,就是要求我们在会计规范制定与会计理论研究中注重人的因素,以会计人为本,实现会计发展中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性。这该是会计生态得以改善的不二之途。 笔者以为:21世纪对于会计界,应该是探讨人本会计理论与人本导向会计政策的世纪,这对于中国会计发展而言,该是第五个阶段。这种理论建构与政策制定的思想准备其实很简单,就是摆脱旧有认识方法的束缚,从人们的实践与实际出发去认识中国。说着简单的事,往往做起来难。 会计实务基层总该发出些声音,尽管很微弱;会计政策与理论界也该听听基层的声音,尽管可能要垂目,要躬身。一些简单的思考,但发乎于心;重要的还是行乎于利、关乎于民。“群众利益无小事”,会计生态改善也是一个群众利益问题。 笔者注:本文非严格的理论文章,所以对于其中所提出的“会计生态”与“人本会计理论”的概念,以及中国会计发展四阶段的划分等等,没有进行详细的定义、解释与论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