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考友的考试心得及考试经历,我感动万千。说句实在话,我参加各种考试纯粹是为了生存,在14年的工作中我没有间断过学习,只是欠努力一些。
由于在民营企业任职,经常加班,业务多的目不暇接,集团公司及下属5-6个公司的账务处理、报表,几乎月月申请银行贷款,有关部门的很多报表得填制上报,还得经常准备项目资料申请国家、省、市政策扶持资金,领导又经常布置一些预想不到的任务还得完成,工作压力颇大,所有要求又必须要达到,风险极高,就梦想通过学习能实现收入多些、工作风险小些。我选择了参加CPA、CTA的考试,经过4年的学习,CTA考试2010年终于画上了个句号,06年通过了审计,08年通过了税法,10年通过了会计,由于自己不很努力,CPA实现了循环,为了生活,11年参加了CPA战略、经济法、财管的学习,但感觉通过可能性的很小。现在开始努力学习2012年CPA的战略、经济法、财管,明年争取考过CPA专业阶段。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学习,认识到以下几点:
1、考试前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时间的情况,选择好考试的科目,不要贪心。
2、合理选择考试的课程,非专业人士可以考虑由于审计的难度,可以先攻,过不去的话就不用费劲考别的了,过了审计别的就相对简单了,不过攻审计的话,会计不免要一起学,没有会计基础,没法考审计,所以合理搭配难易课程,很重要,课程的先后顺序也很重要。
3、具体到每门课里,都有一些特别难的章节,可能到考试前都没很明白,像会计中的现金流量表、合并报表,财务管理中的实体现金流量等,如果要搞的很清楚,可能要花费相当大的时间精力,我个人认为,适当的放弃是必须的,但是有前提,最好不是重点内容,或者虽然是重点但是刚考过,当年再考的机率相对较小,这样集中力量考好剩余的部分,60分还是可能的,不能什么都想要。
4、考前的练习很重要,复习到最后,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一看书都会了,但是如果你不做几套练习,一到考场就错,无论是思路错误还是笔误,错的都不能原谅自己,所以最后至少做5-6套试卷热身,感觉一下考场气氛,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考试中的不必要失误。
5、考试的时候,由于题量,所以不要希望全部都做,一定要先做会做的,有的小问题一看就很麻烦,做了半小时做出的结果还不一定对,这种问题根本就不要看了,立刻放弃。在考试的时候要学会放弃,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全部试卷做一遍,做完后有时间再去琢磨那些不会的东西,千万别在一个地方卡壳。
6、要做成某件事就要全身心投入去做,不要找什么借口,否则,只有后悔。
最后总结就是:考前详细计划、部分放弃,考试时思路清晰、战略放弃、不要笔误,考后开开心心。科教园注册会计师培训班将带领考生突破难点重围,顺利通过注会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