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注协日前发出通知,将举办2005年度注册会计师行业英语及综合能力测试,一石激起千层浪,视野对此事展开了激烈的争辩,一时风起云涌,兹将主要贴子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NO.1 强烈反对
看到这个,想起了2001年的最后一天。那一天,是我作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感觉最耻辱的一天,因为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2001年12月30日。那是我感觉最无比寒冷的一个冬季。过了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新的一年是否标致是一个新的开始呢?还是一段耻辱和痛苦的蔓延呢?因为这是一段我们CCPA永远无法忘却的伤痛,今天想起算是一个提醒,作为永远不能忘却的纪念吧。
NO.2 强烈支持
四大主导中国,本地主导四大,要在这两大形势下认识中注协行业测试政策。目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也就是市场化结果,第一种情况必然会出现,且是外人主导四大,这有利于结束中国目前执业混乱局面,改变中国CPA布局;目前中注协所做的努力不是改变“四大主导中国”这一趋势,而是力图改变“外人主导四大”这一格局,改为“本地主导四大”,“本地主导四大”最缺就是一批国际化的高端CPA。所以我说这是“自强”,上海女人嫁给日本男人不少,但日本女人嫁给上海男人不多,中注协所做的努力就是希望越来越多的日本女人嫁给中国人,能洋为中用
笔者认为CPA行业测试如果能前移ECPA,不但可以起到选拔行业高级人才作用,还可以吸引业外人士参与,不但填补证券资格考试取消后留下的空白,而且考试内容与证券资格考试有实质性的改进,一定会吸引很多优秀金融、财会、审计人员参加该项资格认证测试,中注协可以据此进一步提高行业影响力。
NO.3 反对
首先,咱为注协出台这个政策感到高兴,这说明注协的同志没有吃白饭,确实在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努力。但是,出台这样一个政策确让人很失望,让人感到注协的做法有点舍本逐末,本末倒置了。
其次,我们经常会看到《XX准则征求意见稿》,似乎很民主,要征求大家的意见,但在出台这样一个考试政策的时候,有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呢?这种考试政策要远比那些什么准则更关系到我们广大做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吧?
NO.4 反对
飞草老师说,中注协的英语及综合能力测试,是为了培养行业精英,培养能够胜任承接国际业务的人才,壮大国内所的CPA力量,把CPA的收入提高了。我认为,如果真的是这样的想法,那想法的确是好的,但是通过这个测试就想达到目的,方法和方向则完全错了,其结果只能是壮大四大的名声(四大英语好,专业能力差不多)。
NO.5 支持
超级CPA是干什么的?中注协没说,飞草老师也没明讲,但是大家应该心知肚明。这个超级CPA,中注协费劲去选拔、培养,把优质的教育资源都给了他们,对他们能没有殷切的希望吗?表面上是讲培养国际化人才,实质上超级CPA以后就是一个执业的门槛--审计上市公司的资格。
NO.6 反对
对于学英语,反正俺学英语也有十几年了,全白搭。俺高考也考了79分,自考本科也过了,一结婚,外加喝点酒,全又打发俺那点英语回英国了。是的,英语是一项技能,领导的想法也是好的。但中国的实际是,目前事务所的大部分收入是非上市公司(这是俺自已想的,没有数据证明),而这些单位是不需要英语的。因此,俺认为,学英语纯粹是个人的事,谁的英语水平高,就让他(她)上“四大”去干吧。现在是市场经济,提升本土事务所的竞争力是事务所自己的事情,根本不要“皇帝不急,太监急”。
NO.7 支持
苏格拉底把人分为四等:金、银、铜、铁,金银质的上去“食人”,铜铁质的“食于人”。这是个社会分工,分工不同,但不是不给机会你,设立这样一个超级CPA可以促进人才向上流动,咱这样的破铜烂铁就留着垫底吧。
NO.8 反对
我看,国内事务所被并的并,收的收,看来学好外语真的是当务之急哈。超级CPA可能最后落为四大的又一代名词。我们这些本土CPA去凑什么热闹。还是坐着看着他们一个个落马,我们好坐收渔翁之利。
补充:飞草原文曰:但该政策一出台,即受到业界部分人士强烈抨击,并将其与臭名昭著的“双重审计”相提并列,众所周知,“双重审计”有卖国之嫌,但我认为行业测试实为自强之策。我声明,将其与双重审计或称补充审计相提并论的就我一人罢了,不存在业界部分人士。将其提出只是觉得历史是否也会出现巧合。一宣布补充审计安达信就落马,很有讽刺意味。所以,我心怀坏意,有点希望历史重现。
好了,不管怎么说,国人当自强,也不用将英语作为评判的标准,甚至说是成功与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