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以下试题由科教园会计培训班提供:
一、单项选择题
1. 甲公司于2009年1月15日取得一项无形资产,2010年6月7日甲公司发现2009年对该项无形资产仅摊销了11个月。甲公司2009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已于2010年4月12日批准报出。假定该事项涉及的金额较大,不考虑其他因素,则甲公司正确的做法是( )。
A.按照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调整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09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上年数
B.按照重要会计差错处理,调整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和2010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本期数
C.按照重要会计前期差错处理,调整2010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数和2010年度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上年数
D.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不需追溯重述
2. 甲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8 500万元。该公司2010年发生和发现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影响其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是( )。
A.发现2008年少计管理费用4 500万元
B.发现2009年少提财务费用0.01万元
C.为2009年售出的设备提供售后服务发生支出550万元
D.因客户资信状况明显改善,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10%改为5%
3. 甲公司2×10年3月在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后,发现20×8年10月购入的专利权摊销金额出现错误,该专利权20×8年应摊销的金额为120万元,20×9年应摊销的金额为480万元,20×8、20×9年实际摊销金额均为480万元。甲公司对此重大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处理。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甲公司2×10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调增的金额为( )万元。
A.270
B.243
C.648
D.324
4. 对下列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应作为本期事项处理
B.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只能采用未来适用法
C.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D.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企业不需要调整财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的相关项目
5. 甲公司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经董事会批准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11年3月30日,实际对外公布的日期为2011年4月5日。该公司2011年1月1日至4月5日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应当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
A.2月15日,甲公司按照2010年12月份申请通过的方案成功发行公司债券
B.3月11日,甲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决议购买乙公司51%的股权并于4月2日执行完毕
C.2月1日,甲公司与丁公司签订的债务重组协议执行完毕,该债务重组协议系甲公司于2011年1月5日与丁公司签订
D.3月1日,甲公司发现2009年10月接受捐赠获得的一项固定资产尚未入账
6. 甲公司20×6年12月1日购入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一台,原价为1 500 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100 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11年1月1日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将原估计的使用年限改为8年,净残值改为60 000元,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核算。则由于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对2×11年净利润的影响金额为减少净利润( )元。
A.-53 600
B.60 000
C.80 000
D.-70 000
7. 下列事项不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是( )。
A.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B.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加速折旧法
C.无形资产摊销期限由10年改为6年
D.固定资产净残值率由5%改为4%
8. 下列项目中,属于会计估计项目的是( )。
A.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
B.建造合同的收入确认采用完成合同法还是完工百分比法
C.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D.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还是权益法核算
9. 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时,不需要考虑利润或股利的分配
B.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可比期间以前的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应调整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
C.如果提供可比财务报表,则对于比较财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调整各该期间净损益各项目和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
D.累积影响数的计算不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10. 企业发生的下列事项中,一般需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的有( )。
A.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发生变化而改变摊销年限
B.由于新准则的发布,长期债权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其折价摊销由直线法改为实际利率法
C.固定资产经济利益实现方式发生变化而改变折旧方法
D.两年前购置了一项具有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本年年初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1
[答案]:C
[解析]:该事项属于本期发现前期重大会计差错,应予以追溯重述,如影响损益,应将其对损益的影响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也应一并调整。因此,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
[该题针对“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
[答案]:A
[解析]:选项A,属于本期发现前期的重要差错,应调整发现当期会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选项B,属于本期发现前期非重要差错,应直接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选项C,属于2010年发生的业务;选项D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按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不需调整会计报表的相关数字。
[该题针对“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按照错误的处理,已经摊销的金额为960(480×2)万元,按照正确的处理,应该摊销的金额为600(120+480)万元,正确的处理比错误的处理应少计摊销额360万元,因此应调增留存收益的金额为360×(1-25%)=270(万元),调增2×10年年初未分配利润金额为270×(1-10%)=243(万元)。
[该题针对“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4
[答案]:B
[解析]: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该题针对“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5
[答案]:D
[解析]:选项AB,均属于日后非调整事项,选项C,属于正常事项;选项D,属于日后期间发现前期差错,属于调整事项。
[该题针对“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6
[答案]:B
[解析]:按照原使用年限和净残值,2×11年应计提折旧=(1 500 000-100 000)/10=140 000(元),按照变更后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2×11年应计提折旧=(1 500 000-140 000×4-60 000)/(8-4)=220 000(元),2×11年减少净利润=(220 000-140 000)×(1-25%)=60 000(元)。
[该题针对“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7
[答案]:A
[解析]:
[该题针对“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8
[答案]:A
[解析]: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折旧方法属于会计估计项目,其他三项属于会计政策。
[该题针对“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知识点进行考核]
9
[答案]:D
[解析]:累积影响数的计算需要考虑所得税影响。
[该题针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答案]:D
[解析]:选项A属于会计估计变更,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选项B,不需要追溯调整;选项C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核算,不进行追溯调整;选项D,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具体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要求将相关弃置费用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对之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进行追溯调整。
[该题针对“会计政策变更的处理”知识点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