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存货减值的确认条件
发现了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2.企业使用该项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5.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全额提取减值准备: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3.3.3 科目设置及会计分录
1.需设置的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准备”
2.会计分录
(1)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2)反冲时:反之即可
3.3.4 存货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
1.单项比较法。
2.分类比较法。适用于数量较多、单价较低的存货
【经典例题】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按单项存货进行比较。2002年12月31日,甲、乙、丙三种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分别为:甲存货成本10万元,可变现净值8万元;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变现净值15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变现净值 15万元。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元、2万元、1.5万元。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200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 )万元。
A.-0.5 B.0.5 C.2 D.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1)甲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额=(10-8)-1=1(万元);
(2)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0-2=-2(万元);
(3)丙存货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8-15)-1.5=1.5(万元);
(4)2002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1-2+1.5=0.5(万元)
【例题】20×7年12月31 日,甲公司W7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为500万元,但由于W7型机器的市场价格下跌,预计可变现净值为400万元,由此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假定:(1)20×8年6月30日,W7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仍为500万元,但由于W7型机器市场价格有所上升使得W7型机器的预计可变现净值变为475万元。
(2)20×8年l2月31日,W7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仍为500万元,由于W7型机器的市场价格进一步上升,预计W7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为555万元。
本例中:(1)20×8年6月30日,由于W7型机器市场价格上升,W7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5(500— 475)万元,则当期应冲减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75(100—25)万元,且小于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因此,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 75万元。
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75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750 000
(2)20×8年l2月31日,W7型机器的可变现净值又有所恢复,应冲减存货跌价准备为55(500—555)万元,但是对W7型机器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为25万元,因此,当期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5万元而不是55万元(即以将对W7型机器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冲减至零为限)。
会计分录为:
借:存货跌价准备 25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减值损失 25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