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教学安排
  ⊙→授课教师
  Tel:82330119 / 118
    400-810-2468

 

阅读新闻      办学理念:以学员为核心,一切服务皆为学员! [字体: ]
将外汇风险转化为企业收益

将外汇风险转化为企业收益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会造成哪些影响?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学会防范和化
解外汇风险、保障自己的利益?财会问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奕明女士
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指出———
                 
    “外汇期权、互换……,这些在国际金融市场已经成熟的现代金融衍生产品,目前正在
走向国内各大商业银行的柜台,中国企业要善于运用这些金融服务产品防范和化解汇率风
险,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保障自己的利益。”在谈到人民币升值对企业出口造成的影响时,财
会问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奕明女士对此显得很有信心。
    正确看待人民币汇率变动 
  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升值的消息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对此,胡奕明女士提出了自己
的见解,她认为,按现在央行的说法,我国人民币汇率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从机制上看
就是有升有降,人们如果仅仅理解为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如何防范和化解汇率风险,这是不
全面的。她指出,参考一揽子货币的人民币汇率浮动,是一种有管理的浮动,这种浮动会对
许多企业产生影响。目前,一些企业对汇率变动比较敏感,特别是有较大比例外币资产和外
币负债的企业。外币资产有诸如外币计价的应收账款和外币计价的有价证券等;外币负债有
诸如外币计价的应付账款和发行的外币计价的债券等。她说,人民币汇率变动后,企业可以
运用一般的理财方法防范风险,如在交易价格中体现汇率风险,对外币负债根据汇率走势预
期延迟或提前偿还,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运用现代衍生金融产品来防范汇率风险,如远期外
汇、外汇期权、货币互换等。 
  目前,外币对外币的远期、期权和互换交易在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基本都已开办,但人民
币和外币的这类交易尚在开发当中。日前,央行提出要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人民币对美元的远
期交易,这是中国金融业为适应企业和银行防范外汇风险而做的新的努力,也是我国外汇市
场日臻成熟的体现。这对中国企业防范汇率风险是非常及时、必要的。对国内企业来说,在
这一新的形式下,必须学会用现代金融产品防范和化解汇率风险,以保障自己的收益。
    国内企业套利条件不具备 
  最近,在上海交大MBA课堂上,有学生问胡奕明:人民币升值了,国外企业都在套利,
我们能不能套利?胡奕明笑着回答说:从理论上讲,拥有人民币资产就意味着可以将升值的
好处装入自己的腰包,现在已有不少外商通过涉足中国地产业、购买人民币计价的证券等方
式来套利了。相反,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如果能够举借到外债,也同样可以对人民币升值进
行套利。因为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币贬值,外币贬值了,债务就减轻了,投机者自然就得到
了好处。但是,对于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做是比较困难的。首先,人民币实行管理浮动,
并不等于人民币完全自由兑换。目前,人民币自由兑换在经常项目下做到了,但在资本项目
下却没有放开,也就是说外资不可能自由进出国内资本市场,同样到海外举借外债也非易
事。一方面,国外资本市场对债券发行人的要求很高,限制了一般条件的进入者。另一方
面,国内企业到海外发债还要经有关部门的批准。发外债困难,到银行借外债同样不易,因
为银行贷款无论本币还是外币大多都需有实际的交易背景,有交易项目,不是说借就借的。
因此,相比较而言,外商在这方面就显得方便多了。最近,新加坡一开发商因看好人民币升
值,在上海开发了一个不小的商业地产项目。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获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另
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地产升值再赚一把,将人民币兑换成新币,就可以获取一笔巨额汇兑收
入。
    “空心化”问题值得警惕 
  胡奕明女士认为,如果国内人民币升幅太大,国内产品的获利空间就会受到国外进口产
品的挤压,国内企业要想站稳市场,就必须降低成本。她举了日本企业的例子作为佐证:20
世纪70年代,美元对日元比值曾达到1:300,1995年达到了1:89。由于日元升值,美日贸
易摩擦升温,这对日本企业产生了较大影响。过高的成本降低了日本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此
后,有的日本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如汽车、电子行业等,开始将其生产实体整体搬迁到其他
亚洲国家,导致国内产业出现“空心化”。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会导致国内失业率的上升。对
此,中国有关方面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近一段时期以来,海尔、联想、中海油等境内企业通
过境外收购开始实现其海外扩张,随着海外投资的增长,考虑到成本效益,海外生产经营必
然走向本土化。尽管目前这些企业走向国际的动因不完全是成本驱动,但本币币值坚挺,必
然最终导致低成本生产战略的企业走出国门,最终出现产业“空心化”。这一问题值得警
惕。 
日期:2005-10-20 来源:科教园学校

作者:佚名

阅读:
录入:

评论 】 【推荐 】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