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企业中排兵布阵
[案例] 今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多数客户都是中小企业。在对2003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之前,针对以 前年报审计中,审计人员一到审计现场就翻看账簿、填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完了除账簿之 外仍不了解被审计单位相关情况等弊端,事务所召集审计人员学习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知识, 提出年报审计要注意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和评价、注意进行控制测试、重视运用询问、 观察和分析性测试等风险审计的理念和做法,但一些审计人员提出了如下问题: 1.小企业年报审计时间短,在有限的时间内作了解和评价,就没有时间进行余额测试 了。 2.小企业由于缺乏内部控制或内部控制不健全,没有必要实施控制测试,需要进行详细 审计,这与风险导向审计相矛盾。 3.对于小企业年报审计,如果不看其原始凭证,心里会更没底,因此抽凭不能减少。 [讨论与分析] 1.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质是什么? 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质并不是仅仅为了减少审计测试,而是在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 面、市场面、政策面的基础上,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点,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 集中在高风险领域,通过对高风险领域实施更为详细的账簿基础审计,以控制风险;同时, 通过对低风险领域简化审计测试,提高审计效率。 2.审计时间短与风险导向审计相矛盾吗? 审计时间长短不能成为是否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理由。而且如果审计时间有限,要想有 效控制风险,更应当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通过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及其风险 点,把有限的时间用在高风险领域查证。如果在有限的时间内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难把审 计工作做好。 3.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否意味着控制测试没有必要? 虽然小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但注册会计师执业还应当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 情况,以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有的放矢地对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地方实施更为详细 的实质性测试。 4.重视观察、询问和分析性测试是否意味着不重视抽凭? 由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造假手段更加复杂化和隐蔽性,因此如果不综合运用观 察、询问和分析性测试等程序发现线索,单纯的抽凭可能会使注册会计师被貌似“真实的证 据”所蒙蔽,产生更大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