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教学安排
  ⊙→授课教师
  Tel:82330119 / 118
    400-810-2468

 

阅读新闻      办学理念:以学员为核心,一切服务皆为学员! [字体: ]
2001年度科教园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模拟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C分析:债券折价=1 000- 976=24万元,每年摊销额为24/4=6万元,1998年7月 1日——1999年12月31日摊销折价额=6*1.5=9万元,1999年12月31日未摊销折价额=24-9=15万元,1998年7月 1日——1999年12月31日应计利息=1 000*8%*1.5=120万元,1999年12月31日该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1 000+120-15=1 105万元,市价为1 000万元,因此,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 105-1 000=105

2、答案:B分析: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500万元,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500万元×80%=400万元,两者的差额500-400=100万元,即股权投资差额;每年摊销=100/10=10万元,9月1日——12月31日摊销=10/12*4=3.3333万元,投资成本500万元大于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400万元,因此,摊销时应冲减投资收益。

3、答案:D分析:甲公司 1999年4月 12日投资成本=885 000-(400 000*0.3)+1 000=766 000元,乙公司2000年3月 1日宣告派发现金股利时,甲公司不应确认投资收益,而应冲减投资成本=400 000 *0.25=100 000元,因此,甲公司于 2000年 3月 20日转让该股票时的成本价值=766 000-100 000=666 000元。

4、答案:D分析:考生应注意区分出租无形资产和出售无形资产的不同。出售无形资产按其差额,贷记“营业外收入——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科目或借记“营业外支出——出售无形资产损失”科目。企业出租无形资产所取得的租金收入,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结转出租无形资产的成本时,借记“其他业务支出”科目,贷记无形资产科目。

5、答案:B分析:未确认融资费用=110 000-100 000=10 000元,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每年应分摊的未确认融资费用=10 000/4=2 500元。

6、答案:B分析: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即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金额=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税率=2 400*33%=792万元,但是,由于该企业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因此,在所得税税率变化时,还应计算税率变动造成的影响,本期由于税率变动调增或调减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累计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或累计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现行所得税率-前期确认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或可抵减时间性差异时适用的所得税率)=(2 640/40%)*(33%-40%)=-462万元,本期“递延税款”金额=792-462=330万元,所得税费用=1 000+330=1300。

7、答案:C 分析:1月1日——7月1日利息费用=5 000*12%*1/2=300,其中:资本化利息费用=3 000*12%*1/2=180;费用化利息费用=2 000*12%*1/2=120。7月1日——12月31日利息费用=5 000*12%*1/2=300,其中:资本化利息费用=4 000*12%*1/2=240;费用化利息费用=1 000*12%*1/2=60。1998年该企业对于该债券应确认的资本化利息费用=180+240=420万元。

8、答案:A分析:以产成品、库存商品换入作为短期投资的股票、债券、基金等,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6 000元,加上应确认的收益=(1-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补价=(1-6 000÷10 000)×1 000=400元,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10 000*17%=1 700,减去补价1 000后的余额,即短期投资的入帐价值=6 000+400+1 700-1 000=7100元,借记短期投资科目(××股票、债券、基金),按换出资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借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按收到的补价,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商品”等科目,按换出资产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按应确认的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科目。

9、答案:B分析:换入存货的入帐价值=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补价-增值税=80 000-20 00-10 000+5 000-14 450=55 000-14 450=40 550元

10、答案:B.分析:考生应特别引起注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中不仅反映收到的货款,而且还反映收到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这与以前规定有所不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当期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现金收入+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账款+当期收到前期的应收票据+当期收到的预收账款-当期因销售退回而支付的现金+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损失=936+(100+17)+90-3=1 140万元

11、答案:B分析:2000年,在年数总和法下折旧额=600*5/15=200万元,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额=600*2/5=240万元,两种政策下的差异=200-240=-40万元,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40*33%=-13.2万元,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变更的累积影响数=(-40)-(-13.2)=-26.8万元。考生在计算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999年12月1日增加固定资产,应从2000年1月1日开始计提折旧;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的情况下,有改变会计政策产生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额。

12、答案:A分析:因或有事项确认的负债应在资产负债表中单列项目反映,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而与所确认负债有关的费用或支出应在扣除确认的补偿金额后,在利润表中反映。

13、答案:C分析: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指自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是指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财务会计报告的报出日期.

14、答案:D分析:基建工人的工资、奖金、医疗费及保险金都不能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应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2 000 000+500 000+300 000+100 000)*(60%+30%)=2 610 000元.

15、答案: B

分析:债务重组时,若将来应收金额超过应收的账面价值时,债权人当时不作会计处理,在将来收到时,作为财务费用处理;债务重组时,若有或有支出,债务人应将或有支出计入将来应付金额当中;而债权人则不能把或有收益计入将来应收金额当中,债权人在实际收到时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收入处理.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D分析:季节性停用、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属于使用中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并不是都不计提折旧,而是房屋、建筑物以外的未使用、不需用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