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25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4%,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单位gdp能耗最多的国家之一,若不改变目前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方式,中国将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来支持今后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传统gdp在评估成本与资本时,国民经济核算正是忽视了自然资源的稀缺性,而这已危及到维持经济发展。此外,由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以及对人类健康和财富的影响,甚至用来维持环境质量的费用,也被当做国民收入、社会财富的增加来加以核算,而实际上这些费用只应当作为社会的维持成本。为此,提出“绿色gdp”。
绿色gdp是把自然资源与环境价格化纳入市场机制。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建立对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失,进行补偿投资的完整科学体系,但是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开始觉醒。经济发展的目的究竟是单纯为了追求gdp,还是为了追求幸福生活?正本清源,人们终于发现有许多比gdp更重要的东西,特别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原生态环境是用钱无法弥补的。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有关学者就不断呼吁改进国民经济的核算体系,纠正以往单以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方式的缺陷。特别在1992年里约会议之后,可持续发展观被世界各国政府广泛认同,力图在传统意义上所统计的gdp中扣除不属于真正财富的虚假部分,这才是真正的gdp,即绿色gdp=传统gdp-自然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开始重视循环经济。如丹麦是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它已经取缔了燃煤能源工厂和一次性饮料包装生产线,并实现风力发电占全国总电力的15%。同样,美国、德国、日本等国也在致力发展循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