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考试冲刺要领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财务成本管理》) 《财务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财务成本管理》教材共十四章,可分为“财务管理”和“成本管理”两大块,进一步 可分为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财务成本管理总论 总括介绍财务管理的目标、内容、原则和环境等基本理论,为学习以后各章奠定理论基 础。本章要求记忆和理解有关的知识。试题为客观题,考分一般在3分左右。 第二部分:财务管理环节 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与计划”两部分内容。“财务报表分析”要熟练掌 握各种基本财务比率、上市公司财务比率和现金流量分析的方法和应用。这是每年必考的内 容,不仅单独出计算或综合题,而且经常要在其他章节的计算、综合题中应用。“财务预测 与计划”要掌握销售百分比法、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内含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现金预 算的编制,重点在可持续增长率的计算。这部分经常有计算或综合题。第二部分平均考分在 20分左右。 第三部分:财务管理的内容 这部分是本学科考试的重点所在,其中财务估价是核心问题,贯穿整个财务管理内容。 包括第四章债券、股票估价,第五章投资项目估价,第十章企业价值的评估。历年考试中的 计算题、综合题大部分出自这部分内容,平均考分在55分左右。 第四部分:成本管理 包括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平均考分为20分左右。 全书重点分布如下: 第一章 财务管理总论(理论基础) 第二章 财务报表分析(第二、三节重点) 第三章 财务预测与计划(重点) 第四章 财务估价(重点) 第五章 投资管理(第二、三节重点) 第六章 流动资金管理(重点) 第七章 筹资管理(基础) 第八章 股利分配(第三、四节重点) 第九章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重点) 第十章 企业价值评估(重点) 第十一章 成本计算(第二、三节重点) 第十二章 成本-数量-利润分析(基础) 第十三章 成本控制(第三节重点) 第十四章 业绩评价(一般) 近年命题规律总结 近年考题主要集中在注重考核实务操作能力,尤其是重视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能力 的测试,减少了对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测试,以期通过试题评价考生的基本执业能力。其 主要特点有: 1.试题的设计避免了与审计、会计科目内容的重复,侧重考查考生管理咨询和会计服 务业务所必须具备的财务成本管理的基本知识,同时也重视分析、应用、评价和综合能力的 测试。这一方面体现于今后注册会计师执业方向(除法定业务外的管理咨询);另一方面对非 专业人士群体进入注册会计师行业设置了准入门槛,为注册会计师队伍输送、选拔人才。 2.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题主要分布在教材第二章、三章、四章、五章、六章、七 章、八章、九章、十一章、十三章。同时,又突出了财务成本管理的重点,如投资决策,筹 资决策、财务分析、股利分配、信用政策、资本成本、财务预测和标准成本的会计处理 等。 3.试题设计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体现在试题的设计跨章节,知识的融合上具 有一定的广泛度,这对非会计专业考生有较大难度。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决策,除2002 年为计算题外,每年必考综合题,但每年考察的角度都不同。考生普遍反映,本学科的试题 与教材中的例题相差甚远,即使熟悉教材内容试题也不会做,甚至不知问的是什么。计算量 大是本学科考试的显著特点,计算量每年都在60分以上。 4.试题在考核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测试考核实务操作能力,减少了对记忆和理解能 力的测试,重视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能力的测试。 5.新增的内容必考。尽管考前各方面对于2004年新增的“第十章企业价值评估”的争 议不断,但是在2004年的考题中注协还是遵循了“新增的内容必考”的一贯的风格,将它作 为重点进行了考察,共三道计算题,而且这三道题涉及了不同的知识点,并没有一味重 复。 6.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的矛盾、考生们在复习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都没有在考试 中出现。比如计算实体现金流量中的利息抵税、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是否乘以变动成本率、财 务成本管理教材中涉及经济法内容有些滞后等问题。可见,对于这样尚无统一定论的问题, 考试一般都会避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