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印花税法
一、考纲
印花税法
(一)纳税义务人
(二)税目、税率
1.税目
2.税率
(1)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1.计税依据的一般规定
2.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
3.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四)税收优惠
(五)纳税方法与纳税申报
1.纳税方法
2.纳税环节
3.纳税地点
4.纳税申报
(六)征收管理与违章处罚
1.征收管理
2.违章处罚
二、2005年教材的变化是
(1)印花税最高税率从2005年1月24日起改为1‰,(2)新增汇缴规定,并明确汇缴期限为1个月,(3)修改违章处理规则,(4)增加核定征税规定。
三、历年考题评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与乙公司分别签订了两份合同:一是以货换货合同,甲公司的货物价值200万元,乙公司的货物价值150万元;二是采购合同,甲公司购买乙公司50万元货物,但因故合同未能兑现。甲公司就缴纳印花税( )。〔2002年〕
A.150元
B.600元
C.1050元
D.1200元
〔答案〕D
〔解析〕以物易物合同应按购销金额合计计税贴花,应税合同在签订时产生纳税义务,不论合同是否兑现,均应贴花。应纳印花税=(200+150+50)×0.3‰=1200元。
2.某公司受托加工制作广告牌,双方签订的加工承揽合同中分别注明加工费40000元,委托方提供价值60000元的主要材料,受托方提供价值2000元的辅助材料。该公司此项合同应缴纳印花税()。
A.20元
B.21元
C.38元
D.39元
〔答案〕B
〔解析〕委托方提供原材料主料的加工承揽合同,印花税以受托方提供的辅料与加工费合计数为计税依据,应纳印花税=(2000+40000)×0.5‰=21元。
3.某建筑公司与甲企业签订一份建筑承包合同,合同金额6000万元(含相关费用50万元)。施工期间,该建筑公司又将其中价值800万元的安装工程转包给乙企业,并签订转包合同。该建筑公司此项业务应缴纳印花税( )。
A.1.785万元
B.1.80万元
C.2.025万元
D.2.04万元
〔答案〕D
〔解析〕施工企业将承包工程分包或转包所签合同,应根据分包合同或转包合同计载金额计算应纳税额,该建筑公司此项业务应纳印花税=(6000+800)×0.3‰=2.04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应征收印花税的有( )。(2002年)
A.分包或转包合同
B.会计咨询合同
C.财政贴息贷款合同
D.未列明金额的购销合同
〔答案〕AD
〔解析〕B为非应税合同,C为免纳印花税合同。
2.下列各项中,符合印花税有关规定的有( )。(2002年)
A.已贴用的印花税票,不得揭下重用
B.凡多贴印花税票者,不得申请退税或者抵用
C.应税合同不论是否兑现或是否按期兑现,均应贴花
D.伪造印花税票的,税务机关可处以伪造印花税票金额3倍至5倍的罚款
〔答案〕ABC
〔解析〕伪造印花税票的,应追究刑事责任,而不是行政处罚。
注:这是旧规定,今年教材新规定见教材P236
3.对已贴用的印花税票揭下重用的,税务机关可作出的处罚有()
A.处以重用印花税票金额3倍的罚款
B.处以重用印花税票金额5倍的罚款
C.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一下的罚款
D.处以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答案〕BC
〔解析〕对已贴印花税票揭下重用的,税务机关可处以重用印花税票金额5倍或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故B、C选项正确。
注:这是旧规定,今年教材新规定见教材P236
三、判断题
1.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加工合同,甲公司提供价值30万元的辅助材料并收取加工资25万元,乙公司提供价值100万元的原材料。甲公司应纳印花税275元。( )〔2002年〕
〔答案〕√
〔解析〕加工承揽合同印花税的计税依据为受托方收取的加工费和提供的辅助材料金额之和。应纳印花税=(30+25)×0.5‰×10000=275(元)
2.印花税实行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税率。现行适用的比例税率,最高的是最低的40倍。 ( )〔2003年〕
〔答案〕√
〔解析〕2003年印花税最高比例税率是股权转移中的证券交易印花税为2‰(2005年1月1日已降为1‰),最低比例税率为0.05‰,最高的是最低的40倍。
注:这是旧规定,今年教材新规定的景高印花税率为1‰,则高低税率之间为20倍。
3.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仓储保管合同,合同上注明货物金额500万元,保管费用10万元。甲乙双方共应缴纳印花税200元。() 〔2004年〕
〔答案〕√
〔解析〕仓储保管合同计税依据是收取的仓储保管费,税率为1‰,甲乙双方共纳印花税=100000×1‰×2=200元。
本文章由北京科教园注会培训中心http://www.bicpa.org提供